第 10 题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抓住燕子的外形特点写出了春天的烂漫无比。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中的“圆晕”在文中指水面泛起的圆形波纹。
第 12 题 “鲜艳”和“鲜为人知”中的“鲜”都念“ xiān ”。
第 13 题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的作品,描写了烟雨蒙蒙的春日景色。
第 14 题 “蜜蜂在花丛里忙碌着。”和“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从山上奔跑下来。”两句句子都是拟人句。
第 15 题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是《春日偶成》的前两句。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第一朵杏花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 杏花开了 说着 竺爷爷弯下腰来 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给文中第三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正确的是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第 17 题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错误的是
A.“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这是一句比喻句。
B.“多么美丽的杏花呀!”这是一句感叹句。
C.“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句不但是拟人句,还是一句排比句。
D.“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是一句比喻句。
第 18 题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竺可桢爷爷怎么样的语气。
A.兴奋
B.肯定
C.自豪
D.半信半疑
第 19 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A.本文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赞扬了竺可桢对下一代的关心。
B.文中第一到第五自然段主要写了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C.“竺可桢弯下腰来,习惯性地问……”句中“习惯性地”写出了竺可桢爷爷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开放时间的想法,他已经把这作为了一种习惯。
D.“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句话表现了竺可桢激动的心情。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树木花草保护环境的本领很大。树木花草是“氧气制造厂”。一公顷的阔叶林一天就能释放出700多千克的氧气,够1000人使用。树木花草又是“天然的吸尘器”。大量的树木枝叶能减缓风速,使空气中的工业粉尘下降。树木花草还是“气候调节器”,能够吸热、遮光,蒸发水分,增加空气的温度,使人感到舒服。一些树木花草还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分泌杀菌素,吸收和隔挡噪音。因此,树木花草又被人们誉为“有毒气体净化所”“自然界的防疫员”“天然的隔音墙”。据调查,世界上长寿人居住的地方,都是环境美、绿化好的地方。 树木花草是“氧气制造厂”。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A.引用
B.特殊含义
C.表示意思相反
D.强调
第 21 题 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A.树木花草又被人们誉为“有毒气体净化所”“自然界的防疫员”“天然的隔音墙”。
B.据调查,世界上长寿人居住的地方,都是环境美、绿化好的地方。
C.树木花草保护环境的本领很大。
D.树木花草是“氧气制造厂”。
第 22 题 读了短文,你觉得下面哪句标语不适合放在学校花坛起到宣传环保作用的。
A.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B.树木正在为净化空气而加班加点,请勿让绿色工厂倒闭。
C.本处装有摄像头,对践踏者将曝光处理.
D.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第 23 题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 , ,不仅在全省有名,而且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名气。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有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 。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类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如玉,彩如霞,令人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岩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三百理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让人辨不清这是人间还是仙境!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 文中第二自然段在介绍大理的物产时,写得最详细的是
A.树木
B.鱼虾
C.粮食、熟菜和各种瓜果
D.大理石
第 24 题 对文中第四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是
A.我很热爱我的家乡。
B.我不会不热爱我的家乡。
C.我多么热爱我的家乡啊!
D.我不热爱我的家乡。
第 25 题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A.物产丰富 山水秀丽 驰名中外 赏心悦目
B.物产丰富 风景优美 家喻户晓 眼花缭乱
C.如诗如画 笑声连连 闻名中外 赏心悦目
D.山山水水 丰饶美丽 举世闻名 眼花缭乱
第 26 题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A.大理的物产
B.大理的山山水水
C.大理
D.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