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题 “茅塞顿开(sè)、塞子(sāi)、塞外(sài)、堵塞(sāi)”四个词语的注音都正确。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对,错误的选错。(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夜走麦城”、“刮骨疗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打白骨精”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第 12 题 “初出茅庐”、“料事如神”、“才华横溢”、“鞠躬尽瘁”这些词语都能用来形容诸葛亮。
第 13 题 “秀丽宜人”中“宜”的意思和“不宜操之过急”中“宜”的意思是一样的。
第 14 题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写出了曹操请到诸葛亮后无比欣喜之情。
第 15 题 剧本的开头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幕起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祁黄羊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悼公深感意外,说:“①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②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中“落”的读音和哪个是一样的?
A.丢三落四
B.落后
C.落枕
D.落花生
第 17 题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
A.两句都是反问句。
B.两句都是疑问句。
C.第一句是疑问句,第二句是反问句。
D.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疑问句。
第 18 题 ![](/UploadFiles/mnkc/20090325181022001.gif)
第 19 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描述有错误的是
A.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按事情发展顺序描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
B.文中的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C.在举荐人才过程中,作者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祁黄羊为了国家利益,不避亲仇、处事公正的高尚品德。
D.文中对悼公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祁黄羊不计私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晏子( )当了相国,( )一直非常简朴,从不奢侈。他住的房子还是从先人那里继承来的低矮的旧房,齐景公觉得过意不去,就要给晏子换一座高大明亮的住宅。晏子不同意,他说:“我的先人曾住在这里,我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功劳,能住在这儿已经过分,怎么还能住更好的房子?” 过了不久,晏子奉命出使晋国。齐景公利用这个机会派人迁走了晏子的左右邻居,在原地重新盖了一座高大宽敞的宅第,送给晏子。晏子出使回来,听了这个消息,就把马车停在城外,派人请求齐景公把新的宅第拆掉,让邻居们再搬回来,并坚决表示,如果齐景公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留在马车中,不进城。经过多次请求,齐景公勉强同意,晏子这才驱车进城。事后,齐景公感慨地说:“先生身为相国,如此简朴,实在是令人敬佩呀!”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A.因为…所以…
B.只有…才…
C.如果…就…
D.虽然…但是…
第 21 题 这篇短文是按什么结构安排材料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分—总—分—总
第 22 题 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A.晏子
B.相国晏子
C.简朴的晏子
D.晏子和齐景公
第 23 题 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怎么还能住更好的房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住更好的房子”。
B.文中“简朴”和“奢侈”是一对反义词。
C.晏子因为对国家没有功劳,所以不能住大房子。
D.文中“宅第”指的就是房子。
第 24 题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第二自然段中“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这句话的意思错误的是 A.姑婆提出疑问,她不知道买大的鞋还是买小的。
B.姑婆认为同样的价钱,买大的鞋子合算。
C.姑婆没有考虑鞋子是否适合自己。
D.姑婆认为合算,所以要买大的鞋。
第 25 题 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加引号的姑婆表示
A.朋友的那位亲戚。
B.年纪大的人的统称。
C.像姑婆那样只追求巨大,而不顾是否合适自己的人。
D.爱嚼舌根的人。
第 26 题 下列不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A.大和小
B.姑婆买鞋
C.适合才是最好
D.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