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9题,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第 2 题 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束手代毙
B.眼花撩乱
C.如痴如醉
D.成群结对
第 3 题 “临河”中的“临”的意思应为
A.来到
B.靠近
C.将要
D.照着字画模仿
第 4 题 下面词语中,与“猜想”的意思相近的是
A.考查
B.猜谜
C.猜测
D.观察
第 5 题 解释为“肝胆都破裂了,形容生命处在极度危险之中。”的成语是
A.肝胆俱裂
B.声色俱厉
C.撕心裂肺
D.奄奄一息
第 6 题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夸张
C.排比
D.比喻
第 7 题 下面句子中,不是揭示“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道理的是
A.人心齐,泰山移。
B.香九龄,能温席。
C.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D.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第 8 题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这句话中,“布谷”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的含义
C.表示发出的声音
D.表示特定的称谓
第 9 题 下列诗句中,没有提到鸟儿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第 13 题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这个谜语的谜底(一种蔬菜)是辣椒。
第 14 题 斯杰潘老人不再打猎,是因为他目睹天鹅们为了生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英勇破冰的场面,被感动了,他深深喜爱和敬佩这些生灵。
第 15 题 《蚁国英雄》和《生命桥》这两个故事题材不同,主题也不相同。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鸟语(片段)还有画眉啦,黄莺啦,百灵啦 它们的 语言 丰富极了 一听到它们的叫声 我便以 知音 自居 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 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 )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 )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 );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 )…… 在文中的( )里填上的词语依次是
A.但是、却、勤劳的可贵、纪律的重要、勇敢顽强的精神
B.虽然、却、纪律的重要、勤劳的可贵、勇敢顽强的精神
C.但是、却、纪律的重要、勤劳的可贵、勇敢顽强的精神
D.虽然、却、勤劳的可贵、纪律的重要、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 17 题 短文空白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是
A.……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
第 18 题 和“异常”的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A.寻常
B.普通
C.特殊
D.一般
第 19 题 这段话主要讲的意思是
A.我能听懂很多鸟语,是鸟儿的“知音”。
B.我通过听丰富的鸟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C.我和鸟儿们成了好朋友。
D.我和鸟儿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水果、饼干之类的“好东西”, 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可8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地藏在爷爷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了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lì)枝! “爸,这是您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很奇怪,便问道:“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大声嚷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东西让给了我。而我也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了!” “没关系,我……我不爱吃……”这两句爷爷说的话中都用了省略号,作用是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语句的断断续续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列举的省略
第 21 题 “我也学会了‘撒谎’。”这里“撒谎”上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称谓
C.表示特定的含义
D.表示发出的声音
第 22 题 下列词语中,与“直流口水”的“直”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A.直哭
B.理直气壮
C.心直口快
D.笔直
第 23 题 对文章中的语句分析不恰当的是
A.“我”也学会了“撒谎”,表明撒谎虽然不好,但人们都撒谎,“我” 也不得不这样做。
B.第三自然段中“我感到很奇怪”的原因是爷爷说的话和姑姑的话相矛盾。
C.爷爷看“我”吃荔枝时“默默地笑”,体现了对“我”的疼爱。
D.并非是爷爷不爱吃鲜荔枝,而是因为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
第 24 题 对“爷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最准确的词语是
A.慈善
B.慈爱
C.和蔼
D.亲切
第 25 题 爷爷说他不爱吃鲜荔枝的原因是
A.爷爷生病不能吃。
B.爷爷以前喜欢吃,现在不爱吃了。
C.爷爷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
D.因为我贪吃,爷爷为了哄我开心。
第 26 题 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的道理是
A.鲜荔枝味道非常美。
B.爷爷最爱吃鲜荔枝,我以后要多买些给爷爷吃。
C.妈妈对我的教育很严厉。
D.要像爷爷一样,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