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题 “空调(tiáo)、音调(tiáo)、调查(diào)、调节(diào)”四个词语的注音都正确。
(一)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 (每题2分,共12分)
第 11 题 “刷、擦、森、侍、枝”五个字音,都是平舌音。
第 12 题 “星罗棋布、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不毛之地”这几个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现在的迪拜。
第 13 题 《云雀的心愿》是一则历史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第 14 题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第 15 题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特殊的葬礼 ①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葬礼仪式。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 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③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 ④但这雄伟的景观, 不辞而别。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⑤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 ⑥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许多人感到十分震惊和痛心,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他们痛苦地接受了现实,纷纷加入到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行动中。 ⑦1986年9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脚下汇集,一起哀悼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⑧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文中第一自然段“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话题转变
B.解释说明
C.声音延长
D.列举
第 17 题 下列句子没有反映出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是
A.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B.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
C.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
D.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第 18 题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现在巴西总统要为一条瀑布亲自主持一场特殊的葬礼,从第二自然段起追忆了过去瀑布逐渐衰竭的历程。这种写法叫
A.插叙
B.顺序
C.补序
D.倒叙
第 19 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描述有错的是
A.文章主要描写了巴西著名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失望、震惊、痛心、反思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B.文中第四自然段交代了瀑布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
C.为瀑布举行“特殊的葬礼”只是一种“特殊的方式”,目的在于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D.第四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果然。
四、课外阅读(28分)
第 20 题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映入 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 的。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⑤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0、在文中第一、二然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正确的是
第 21 题 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A.不但…而且… 所以 如果
B.因为…所以… 因为 只有
C.不是…而是… 但是 如果
D.虽然…但是… 但是 即使
第 22 题
第 23 题 “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A.表示能够去居住的人很少。
B.表示疑问,不知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C.表示有很多人能够去居住。
D.以上都不正确。
第 24 题 对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句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句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 的。”句中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
D.“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句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 25 题 给文章加个合适的结尾,下列不恰当的是
A.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B.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C.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D.除非我们能找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第 26 题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最恰当的是
A.只有一个地球
B.可爱的地球
C.易碎的地球
D.我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