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题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心情是这样变化的: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第 12 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这是一句疑问句。
第 13 题 “蚁国英雄”和“生命桥”这两个故事题材不同,但是都蕴含着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
第 14 题 “稠密”一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别是“稀疏”和“茂密”。
第 15 题 《黄河的主人》一课是通过正面和侧面两方面的描写来反映艄公特点的。
(二)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片段)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 长)青,( )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 )那么蓬蓬勃勃。别的树木容易(召 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 既)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 俱)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 )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在文中( )里依次选择填入的字词是
A.常、招、即、具
B.长、召、既、具
C.常、招、即、俱
D.长、招、既、具
第 17 题 在文中( )里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无论……总是……;只有……才……
B.不管……都……;只有……才……
C.无论……总是……;只要……就……
D.不管……都……;只要……就……
第 18 题 下列词语中,不是短文中“蓬蓬勃勃”近义词的是
A.生机勃勃
B.浩浩荡荡
C.郁郁葱葱
D.枝繁叶茂
第 19 题 短文中,樟树最可贵的是
A.樟树能拒虫,而且香气永存。
B.樟树长得蓬蓬勃勃。
C.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D.樟树四季常青。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苏珊的帽子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然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可是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 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文中出现了两个“……”,它们的作用是
A.省略了后面的内容
B.省略了关联词
C.表示思绪的延续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第 21 题 下列词语中,和“足以”的“足”意思相同的是
A.足球
B.微不足道
C.丰衣足食
D.足有
第 22 题 对苏珊来说,“非常残酷的事情”指的是
A.她住院接受化疗了。
B.她的成绩受到了影响。
C.她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D.她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上课。
第 23 题 老师在班上宣布所有同学戴帽子,是为了
A.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B.天气非常凉。
C.为了迎接苏珊到学校,让她觉得自己没什么两样。
D.同学们非常喜欢新奇的帽子。
第 24 题 苏珊来到学校,轻松地笑了,是因为
A.她又能与同学们一起上学了。
B.她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欢迎。
C.她觉得自己没什么两样。
D.她的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第 25 题 苏珊“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是因为
A.她怕同学们不认识她了。
B.她担心自己的成绩落后了。
C.她不认识自己的教室是哪一间了。
D.她害怕同学们见到她的帽子,会取笑她。
第 26 题 这则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苏珊得病了。
B.同学们喜欢戴上各种各样的帽子。
C.海伦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D.在别人需要关心时,我们应该努力去付出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