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9题,每题5分,共40分)
第 1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202145314184.jpg)
第 2 题 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仪式
B.厉志
C.怒力
D.切底
第 3 题 虎门销烟的主人公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戚继光
D.郑和
第 4 题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拥挤或包围得很严密”?( ) A、震惊中外
B.勇往直前
C.水泄不通
D.横眉冷对
第 5 题 虎门销烟整整( )了23天,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A、连续
B.继续
C.持续
D.坚持
第 6 题 “别说话,屋外好像有动静。”这儿“动静”的意思是( ) A、动作或响声
B.情况,消息
C.动和静
D.动乱
第 7 题 下列词语,按范围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鲸 哺乳动物 动物 齿鲸
A.动物 哺乳动物 鲸 齿鲸
B.鲸 齿鲸 动物 哺乳动物
C.鲸 齿鲸 哺乳动物 动物
D.齿鲸 鲸 哺乳动物 动物
第 8 题 ( )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留学生,热情地指导他,( )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括号中可填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如果…就…
第 9 题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白。
C.上课时,小明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发言。
D.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便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句是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好意规劝,劝徐悲鸿放弃学画。
第 11 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句的意思是“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获得成功的”。
第 12 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第 13 题 《虎门销烟》一文记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祖国的精神。
第 14 题 “新搭建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句中“林立”的意思是像林中的树一样竖立着,比喻稀少。
第 15 题 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天祥写的。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清晨,东方露出了淡淡的曙光,天安门城楼在晨曦中显现出它的雄姿。庄严的升旗仪式就在这时开始,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无数盆鲜花组成了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辉煌。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起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广场北端是 ,中央是 ,南端是 ,东西两侧是 。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
A.毛主席纪念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 人民英雄纪念碑
B.天安门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毛主席纪念堂
C.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D.天安门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第 17 题 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运用了大量四字词语,其中不是描写花草等植物的词语是( )
A.姹紫嫣红
B.五彩缤纷
C.花团锦簇
D.雕梁画栋
第 18 题 “无数盆鲜花组成了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夸张
C.比喻
D.排比
下列对于课文内容的描述错误的的是( )
A.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B.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C.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D.文中第五、六自然段着重描述了两个典型场面——清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在美国的一个城市,一天,一辆小汽车停在一座洋房前。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中国解放了!” “什么?”妻子惊异地站了起来。 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我们怎么办?”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 地说。 1950年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送行。 一位美国教授紧紧握着华罗庚的手,说:“先生,真的要走?” “是的,回自己的祖国去!” “你的学识令人钦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国家上去,就太可惜了”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华罗庚迎着海风,和家人一起登上了归国的轮船。 文中的主人公是( )
A.华罗庚
B.妻子
C.美国朋友
D.华罗庚和妻子
第 21 题 读了短文,你知道华罗庚是( )人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第 22 题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 )
A.华罗庚把小汽车停在洋房前的这一天。
B.回自己的祖国去的这一天。
C.华罗庚和家人登上归国轮船的这一天。
D.祖国解放的这一天。
第 23 题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 地说。横线上填的词语是( )
A.坚强
B.坚定
C.吞吞吐吐
D.语重心长
第 24 题 下列句子中,不是描写华罗庚在国外听到祖国解放消息后的心情的是( )
A.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中国解放了!”
B.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C.“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说。
D.“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第 25 题 “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对于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B.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
C.华罗庚认为美国已经很先进了,不需要他作贡献,所以想去贫穷落后的地方。
D.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第 26 题 请结合文章内容取个题目( )
A.华罗庚
B.回自己的祖国去
C.祖国解放了
D.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