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题
B.一 三、四 五、四 七 八、十 三、二 六
第 8 题 下面的句子中,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是( )。 A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B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第 9 题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道题的解法是 ,很快就解了出来。”横线上适合的歇后语是( )。
A.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B.竹篮打水------一场空
C.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第 10 题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这里诗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蚕和甘露当作了人来写。
第 11 题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第 12 题 《秋天》一诗中,诗人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是因为黄叶是秋天的象征,诗人想让这醉人的秋景永远留在心中。
第 13 题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1949年8月1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
第 14 题 “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有的人没有去过泰山,所以不认识泰山。
第 15 题 广州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广州为“泉城”。
三、课内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第 16 题 虎门销烟 ①1839年6月3日,是 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②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物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③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 , , 。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④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条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⑤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⑥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文中第①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第 17 题 文中第③自然段介绍了销烟的方法,下列销烟顺序中正确的是( )
A.先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再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B.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然后又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C.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D.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第 18 题 文中第④自然段描述了老百姓的反映,这样写是为了( )
A.反映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
B.显示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
C.表现了老百姓欢天喜地的心情。
D.以上都对。
第 19 题 下面对课文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
A.课文记叙了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祖国的精神。
B.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其中第②─④自然段描述了销烟的经过。
C.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D.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四、课外阅读(每题4分,共28分)
第 20 题 ①蚂蚁阿布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书房。在书房里巡视一圈儿后,阿布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就在书房里定居了,而且我每天要在一本书里睡觉。 ②阿布请苍蝇给自己拍摄一张学习照。照片里的蚂蚁阿布穿着笔挺的西装,打了红色的领带,穿着黑亮的新皮鞋。他皱着眉头,很严肃地看一本大厚书。阿布对这张照片非常满意,他印了好几百张,并把这些照片散给朋友,亲戚。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轻易相信了阿布是个大学问家。 ③两年多过去了。 ④蚁国大学想招聘一名知识渊博的教授。很多人向校长推荐了蚂蚁阿布,阿布很高兴。到了蚁国大学,校长很客气地请他坐下。阿布说:“校长,请您快点安排时间吧。我很忙,每天都要做学问的。”校长递过来一张试卷,说:“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啦,请您坐一下吧。尽管我听说过您的学问情况了,但按照大学的规定,您还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当教授。” ⑤阿布愣住了! ⑥校长问:“您不认识字?不是开玩笑?”阿布点了点头。他又有些不甘心,强调说:“可是我已在903本书里睡过觉了。今天晚上,我就要在第904本书里睡觉了。”校长笑了,说:“书再多,你没有读,那也是没有用的呀……” ⑦阿布没有再说话,他红着脸从校长办公室逃了出去。 蚂蚁阿布发现了一个书房之后,做的决定是( )
A.他每天要读一本大厚书,为当教授做准备。
B.在书房里定居,而且每天在一本书里睡觉。
C.要把书的内容抄写下来。
D.学习拍照,给别人照相。
第 21 题 向校长推荐了蚂蚁阿布做大学教授,这是因为( )
A.阿布看过很多书,学识渊博。
B.阿布在书房里住了好多年。
C.看过照片大家认为阿布很有学问。
D.他们都是阿布的亲戚和朋友。
第 22 题 第⑤自然段。“阿布愣住了”的原因是( )
A.阿布不认识字,也没想到当教授还要考试。
B.阿布没想到校长会很客气地请他坐下。
C.阿布每天都要做学问,太忙了,没有时间考试。
D.校长递给阿布一张试卷,让他做。
第 23 题 第⑥自然段,阿布“又有些不甘心”,这是因为( )
A.他自以为在903本书里睡过觉,很有学问。
B.只有在904本书里面睡过觉才能当教授。
C.他以为校长在为难他,故意不让他当教授。
D.他以为校长的学问不如自己的学问大。
第 24 题 阿布红着脸从校长办公室逃了出去,这是因为( )
A.没被聘用,阿布感到很着急。
B.校长识破了真相,阿布很羞愧。
C.校长嘲笑阿布光睡觉,没读书,他生气了。
D.校长说出了阿布没有学问的实情。
第 25 题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错误的是( )
A.不应骄傲,要谦虚。
B.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有学问。
C.不要只追求表面的东西,要有真才实学。
D.对“一传十,十传百”的事情,不要轻易相信。
第 26 题 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加个题目( )
A.照片中的蚂蚁
B.蚂蚁和校长
C.大学问家蚂蚁
D.在903本书里睡过觉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