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组一(每题3分,共60分)
第 1 题 损伤下列哪种脑结构,呼吸将会停止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下丘脑
第 2 题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A.树突→轴突
B.树突→细胞体
C.轴突→轴突
D.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第 3 题 某病人能读书看报,也能写作,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这种情况叫听觉性失语症,其受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A.S区
B.W区
C.H区
D.V区
第 4 题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是
A.轴突
B.细胞体
C.突触间隙
D.树突
第 5 题 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
第 6 题 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依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脑干和小脑
D.只有脊髓
第 7 题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相比,前者:
A.快
B.慢
C.相等
D.或快或慢
第 8 题 下列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冲动在完成反射活动中只沿一个方向传导 B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只向一个方向传导 C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膜内外电位变化有关 D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间传递速度快
第 9 题 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树突→轴突→细胞体
B.轴突→树突→细胞体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 细胞体→轴突→树突
第 10 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
A. 脑干
B.大脑皮层
C.脊髓
D.下丘脑
第 11 题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B.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C.小脑
D.下丘脑
第 12 题 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
B.一粒糖放入口中,就会分泌唾液
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
第 13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027173454308.jpg)
第 14 题 人体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A.感受器
B.效应器
C.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
第 15 题 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A.一种细胞器
B.保护结构
C.分泌物
D.突起
第 16 题 16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特性上完全相同
第 17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027181433626.jpg)
第 18 题 18意外伤害导致脊髓某部位折断,伤者出现大小便失禁。原因是 A 排尿中枢和排便中枢受损 B 排尿中枢和排便中枢的传出神经被切断 C 大脑对排尿中枢和排便中枢失去控制 D 位于大脑的排尿和排便中枢传出神经被切断
第 19 题 19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其根本原因是 A 只有感受器能感受刺激 B 冲动在神经中枢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 冲动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 D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第 20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027181751207.jpg)
二、选择题组二(每题4分,共40分)
第 21 题 21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 手无意间被针刺着,迅速缩回 B 异物进入眼睑而流泪 C 蚊虫叮咬后,异常痒痒 D 剧烈运动时血液PH发生变化
第 22 题 22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释放
第 23 题 2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 兴奋的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C 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电能 D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第 24 题 2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第 25 题 下列关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B.突触传递的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C.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元的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元的末梢
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
第 26 题 26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 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位变化转化为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位变化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有的没有间隙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双向的
第 27 题 2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静息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是伴有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C 受刺激时,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局部电流的方向在膜上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第 28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027182934146.jpg)
第 29 题 2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 刺激强度的高低 B 感受器的兴奋性 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 效应器的兴奋性处不会产生影响
第 30 题 ![](/UploadFiles/mnkc/200810271831129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