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 育儿知识> 宝宝健康> 浏览文章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
0 未知 2013年06月09日

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诞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动或松动不明显,在吮乳时,由于下切牙对舌系带的摩擦造成舌系带的创伤性溃疡。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变喂养方式,用汤匙喂养、调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应与上皮珠鉴别。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非牙齿的过早萌出。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此时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佝偻病患儿的乳牙能迟至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齿发育缺陷。遇到这种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长牙4大护理原则

1.口腔清洁 一些学者建议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和按摩牙龈,认为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专家公认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一早期的清洁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孩子的牙龈组织和清洁孩子的牙齿,每日一次。

其实只要父母感觉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选择一个软毛且适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湿润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岁以后提倡开始刷牙去除菌斑,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使用牙膏,建议使用儿童牙膏。因为这一年龄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潜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够了。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有时,也可给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口腔检查 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孩子12个月。因为龋齿(蛀牙)是由细菌导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了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这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进行阐述。

4.生理间隙 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渐出现间隙。临床可见随着增龄变化,生理间隙变大。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因继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物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易清洁,易导致龋齿,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我们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洁,避免龋齿的发生。

延伸阅读:牙齿矫正什么年龄最佳?

矫正牙齿要在孩子的牙齿快速生长期之前或快速生长期内。比如说第一恒磨牙即第一个大牙萌出期间,为一个快速生长期。

一是乳牙(牙字加合)期:出现的乳牙排列不齐或牙列反(牙字加合)(地包天)和开(牙字加合)(局部牙齿咬合不住)就应该得到早期矫正,治疗的年龄是3~6岁左右,此时患儿的恒牙还没有萌出,乳牙的牙根还没有吸收,较稳固,可以通过戴用口腔内活动矫正器进行矫治,疗程约6个月左右,早期治疗对患儿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不能及时矫正,在这一快速生长期内就有可能加重畸形。

二是混合牙(牙字加合)期:大约是在7~11岁,此时新生恒牙开始萌出,牙齿生长很快,咬合不稳定,是牙齿畸形的多发期。主要原因是乳牙早失,导致牙弓长度减少,进而引起牙齿排列不下,这类患儿应做间隙保持器;乳牙早失使间隙关闭,导致恒牙没有足够萌出空间引起牙齿畸形,要通过矫正器恢复间隙;不良口腔习惯或嗜好导致的牙齿畸形,在克服、改变不良习惯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程度可以从轻至重分别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治器,甚至配合口外整形力来纠正牙列。

三是恒牙(牙字加合)期:乳牙已全部换完,第二颗大牙和第三颗大牙萌出时为又一个快速生长期,一般为12~18岁左右,这时牙齿畸形的诊断比较明确,在此快速生长期内矫正,速度快而且矫正效果稳定。  如果已经错过了以上矫正时期,18岁以后还可以进行成人正畸,确立良好的咬合关系,解除拥挤错乱的牙齿,以预防或治疗牙周病及龋病。此时正畸,可通过调整牙的轴向以利于种植或修复,恢复咀嚼、语言、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改善颜面的美观。对严重的畸形,可以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因此,确定牙齿矫正的最佳时间不是绝对的,医生会根据牙齿畸形者的不同类型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而定。然而,对于不少因牙齿引起面部畸形的患者来说,及时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
生命时报 评论数:0 2019-04-19
系统录入 评论数:0 2017-05-08
中国育儿在线 评论数:0 2019-11-11
文章点评
false
新版
反馈
Copyright 2010-2020 Powered by yuerzaixian.com,育儿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7120号-2
合作电话:18612664989 QQ:582305286 育儿妈妈QQ群:22478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