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emo.kesion.com/UploadFiles/2014-08/2/201484124555362.jpg)
从细小习惯开始培养
在新生家长会上,曲阳第四小学副校长朱兆芬建议,孩子进入小学读书后,一定要培养其良好的作息习惯。其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听、读、写习惯。在校学习专心听讲很重要。一年级孩子由于手指还未发育好,刚学习写字时,困难很多,往往容易用力过猛,造成笔芯断掉,因此,学校建议用2H笔。另外,家长应注意协助纠正孩子写字时的握笔姿势,握笔时食指和拇指离开笔尖的距离是一寸,写字的时间要控制。
准备二:如何与老师正确交往
孩子过于怕与老师交往或是过于不尊重老师都是不正确的师生相处方式。而如今许多孩子也挑剔着老师,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这门学科;不喜欢哪个老师,就连课都不想听。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影响到了学业进步。其家长为此大伤脑筋。那么,孩子究竟该怎样与老师交往呢?笔者认为,只要家长教会孩子做到以下几点,可能对孩子有所帮助。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老师把所有知识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
做学生时,经常发现“那个老师并不怎么样”,“他的水平太低了”。等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认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的学问、阅历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缺点的人。老师不是完美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错了就是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改正就是好学生。
老师不会因为谁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违反了纪律就认为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准备三:抓紧培养孩子“任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