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生了宝宝,家长们对宝宝身体的每个部位,每个动作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同时也对宝宝基本的吃喝拉撒充满了疑问。
比如在我们社群经常就会有:
母乳宝宝一天总拉黄色黄色稀水样大便,至少十次以上是腹泻吗?
宝宝好几天都不大便是便秘吗?
究竟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才算正常?
什么样子的大便才是正常....
的确也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新手父母来说,除了吃之外最让人烦恼的就是宝宝的排便问题了。
宝宝大便正不正常,怎么判断呢?有没有标准可以参照呢?
老实说,宝宝大便颜色、稀干以及次数频率并没有个衡量标准或者参考答案。
宝宝大便颜色来说,与食物有很大关系,比如宝宝吃了桔汁,大便可能发绿;吃了番茄汁,大便可能发红等。
每个宝宝各方面还是有着极大的个体差异,虽然身体结构和器官相同,但身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
正是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是吃母乳,不同宝宝大便的频率也会不一样,有的宝宝每天大便几次,有的宝宝每天大便十几次。
所以如果自己的宝宝跟别的宝宝排便次数不同,并不一定就不正常了。只要孩子的排便形成自己的规律,精神好、小便正常、吃得好、生长发育正常,一天多次大便也是正常的。
一般母乳宝宝通常排便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母乳中富含低聚糖,而且低聚糖在结肠中被双歧杆菌败解后会产生水和气,导致大便稀、伴有气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即使宝宝一天大便多次不一定是腹泻。
腹泻是指那种大便次数突然增多,伴有大便性状改变。
判断大便正常不正常,性状比次数更重要。
多次排出成形大便不是腹泻。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排便一直很有规律,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变成一天排多次稀便,这才是腹泻。如果像我们上面说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比较稀、不定型,这是正常的,不是腹泻。
总结:宝宝排便没有统一标准,有规律,拉得不吃力就行。每个孩子饮食身体状况不同排便规律也不同,只要排便不辛苦,大便性状正常,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家长就不用太担心。
大便规律突然改变需警惕 大便中的疾病征兆
大便的次数多少、性状干稀都不能作为生病的依据,如果孩子的大便频率和性状突然改变,那么就有就医的必要。
尤其是这样的大便性状:
如果大便出现异常的酸臭味、腥臭味或者伴有像鼻涕样的精液泌物、血块、血丝。这种情况,家长就要高度重视了,这是不正常的。
一般来说,大便不正常可能是这边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肠道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等。
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多见,典型的大便就是蛋花汤样大便,还有酸臭味;
细菌性肠炎的典型大便是有黏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
真菌性肠炎的典型大便为豆腐渣样。
如果大便的次数或性状有改变,应及时调整婴儿及母亲的饮食。如果宝宝出现上面这些不正常大便,宝宝精神状态不好,烦躁哭闹,则应及早去医院,找到原因,对症治疗。
文/堂主:高级健康管理师
- END -
● ● ●
育儿在线学堂|中国育儿在线旗下育儿自媒体平台,分享各种育儿经验和育儿知识,定期发布各种育儿福利活动,让您轻松做智慧好父母!每天5分钟,轻松育儿, 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