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第一科学母婴育儿资讯门户网站

您当前位置:中国育儿在线 >> 科学育儿知识 >> 宝宝健康 >> 浏览文章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偏爱"3岁以下婴幼儿

2016-5-26 7:23:04 中国育儿在线 【 字体:

进入高发期“偏爱”3岁以下婴幼儿

 

进入高发期

 

“偏爱”3岁以下婴幼儿

 

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少去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有娃的都看过来。淮海晚报记者昨日从市疾控部门了解到,截止到5月20日,手足口病的发病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8.38%,发病水平与2011年—2015年平均水平持平,没有死亡病例。从相关数据来看,手足口偏爱3岁以下婴幼儿,且男宝宝多于女宝宝。专家提醒,近期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每年4至6月是高峰

疫情高于去年但可控

 

“我家孩子的隔壁班上,好像有个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已经被‘隔离’了,那个班级也放了几天假。”李女士告诉记者,5月初她就收到了学校发来的有关手足口病的相关资料,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卫生状况。在李女士的印象中,每年春天手足口病都很“放肆”。这一点,记者从市疾控部门得到了证实,每年的4-6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5月份发病人数达到最高峰,根据发展趋势预测,过了6月份之后,发病人数将逐渐回落。传染病防治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今年的疫情超过了去年,但病情比较平稳,在可控范围之内,没有出现2014年大面积爆发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解释,传染病也分大小年,这跟气候湿度等诸多因素有关。据介绍,今年手足口病主要感染的病毒以EV71、CoxA16为主,还有其他的肠道疾病。

 

而根据1-4月份的相关数据显示,1-3岁宝宝手足口病病例占总数的76.15%;4-5岁的宝宝占15.11%,所以说手足口病“偏爱”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男女病例比例为1.42:1,男宝宝发病几率要大于女宝宝,“这跟男孩子好动及卫生习惯差有很大关系。”此外,患手足口病的多为散居儿童。

 

●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

 

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诊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发热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且传染性强,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被感染的手以及毛巾、衣服、玩具、餐具等用品都有可能被感染。”工作人员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明显,一般患者在发病时,有中低热(38℃左右)出现,可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症状,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是手、足、臀部的皮疹。皮肤上的皮疹不会疼痛和瘙痒,但是口腔内的疱疹却可以引起咽痛,婴儿常表现为流口水、哭闹、拒绝进食。“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只有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相似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少去公共场所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该工作人员表示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晒衣被;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温度适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玩具等用品;在流行期间不带或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宝宝的营养,多吃瓜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流行期,家长要常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及口腔,观察是否有疱疹、体温是否正常,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金义旻 胡锦流 胡伟)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偏爱"3岁以下婴幼儿]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