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第一科学母婴育儿资讯门户网站

您当前位置:中国育儿在线 >> 科学育儿知识 >> 早期教育 >> 浏览文章

幼儿园过万圣节真的合适吗? 玩的是孩子 忙的是家长

2014-10-27 9:41:58 中国育儿在线 【 字体:

“楼上”发信息,“翻出去年万圣节的服装,宝贝秀了一把”,配着女巫装照片。

“楼下”现身,她家的小伙子一身“美国队长”行头,手捧着刚刚做好的南瓜灯,霸气十足。

看别人家万事俱备,有人着急了,“就差个给力的头巾,有没有支援的?”

每年10月31日是万圣节,幼儿园的、小学的,有些老师领着孩子做准备。家长们要给孩子采购装扮、还要动手帮着做南瓜灯。

昨天,一位纠结的爸爸打来电话,“幼儿园里过万圣节,真的合适吗?”

观点碰撞

活动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了,还有一些西方文化在里面,告诉孩子们外国人怎么过这个节,挺好。——家长贾女士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还不了解万圣节咋回事,为什么要过也说不清,只知道跟着一起玩,一起闹,要糖吃。如果单纯为了娱乐,这样大张旗鼓地去准备,迎合了商家的胃口,对于孩子就有些得不偿失。——家长李先生

万圣节过不过,为什么过,应该让孩子们参与讨论,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让活动的主角做决定。——幼儿园园长张丽颖

纠结的爸爸

过洋节要考虑文化背景

长春市民李先生在高校任职,幼儿园让家长准备装备,这个周末给孩子过万圣节。在他看来,需要买的衣服接近奇装异服。

这几天,他手机朋友圈就被万圣节话题刷屏。在哪儿,买了什么装扮,费多大周折;南瓜灯怎么做,为啥老也刻不好……

李先生曾在加拿大留学,过了一次地道的万圣节,“确实很热闹,气氛也很好。但作为成年人,我还是受不了装扮后营造的恐怖氛围。”

李先生觉得,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或信仰,都应该尊重,但一定要考虑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还不了解万圣节咋回事,为什么要过也说不清,只知道跟着一起玩,一起闹,要糖吃。如果单纯为了娱乐,这样大张旗鼓地去准备,迎合了商家的胃口,对于孩子就有些得不偿失。”

咋应对?

李先生说,万圣节当天,他会帮儿子请假,一家人在家里搞party,或一起去公园里捡落叶,一家三口过一个轻松的万圣节。“一定会过得有意义。”

他觉得,幼儿园、小学,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每一项活动,对孩子的认知都是一种引导。一定要合理地吸收外来文明,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需要,以此来传递美的、积极的、正的能量。“一定要带孩子搞活动的话,类似感恩节这样的外来节日,让孩子们懂得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恩所有帮助他们成长的力量,这种更有意义的节日来过,家长们谁都不会反对的。”

忙碌的妈妈

手机拍照回家模仿着做海盗服

“月底的万圣节,就靠这身海盗装扮了!原本计划去超市采购,半个月前还有很多衣服,可担心买回来太早被弄坏,结果今天去了才发现,我能相中的都被卖光了,顿时慌乱。”这是江女士在朋友圈里发的。文字下方,是她为女儿过节准备的海盗装。

这套行头,小两口儿花了不少心思。“国庆节放假前,幼儿园老师就嘱咐我们,提前为孩子的万圣节活动做准备,家长要自行为孩子设计服装,带孩子一起做南瓜灯。31号当天,全体宝宝一起参与评比。”

经验不足,江女士找“过来人”请教,得知可以买来现成的服饰,上面点缀些自行设计的图案、标识就行了。

咋应对?

半月前“踩好点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家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了。可昨天再去,全变了。“满打满算,超市里就剩下一套适合万圣节穿的了,还是一套大号的海盗服。没办法,我用手机拍下来,回家模仿着做。娃她爹建议下,我们又买了面具和大刀。一个女娃,也不知道这个样子现身好不好?”

到家翻出裙子,又新买了靴子,行头基本齐了。仔细打量才发现,还少一个包头巾。老师在微信群里检查任务,其他家长晒出完美作品,情急的江女士朋友圈里发求助,“就差个给力的头巾了,有没有支援的?”喊了半天没人应,她只好一大早买了个骷髅头图案的标识,别在一条普通头巾上应急了。

[page]

宝宝感受

还行VS很开心

西雅,4岁,女孩儿,去年在幼儿园过了万圣节。今年依旧是去年妈妈买的女巫服。喜欢过这个节吗?她直接回答,“还行吧!”眼睛里读不出丁点儿的兴奋跟期待。

鹏鹏,2岁半了,头回过万圣节,在他眼里,跟姥爷一起制作南瓜灯,很好玩儿。穿上妈妈给买的“美国队长”服饰,更增加了一分帅气。“老师说了,我们穿上各种英雄服装,提着南瓜灯,跟女巫们对抗,为的是保护幼儿园的!”

果果,3岁,男孩儿,“大家一起玩,很开心。还有糖果吃。”他想了半天说。

家长观点

孩子生活丰富VS难为家长

支持

贾女士:

活动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了,还有一些西方文化在里面,告诉孩子们外国人怎么过这个节,挺好。

张女士:

儿子对跟爸爸一起做南瓜灯很感兴趣,父子间又多了一项互动,大人、孩子都挺高兴的。

无所谓

@糖糖整整:这样的洋节,要让小朋友们理解起来是很难的,毕竟我们没有这个传统,随便吧,娃娃开心就好。

@秀逗婵娟:

宝说幼儿园要过万圣节,给宝凑的万圣节行头一套,黑长T一件+黑色小披风+黑色毛线帽(蛇是现缝上去的)+哈利波特眼镜+纸糊的魔法棒,还行吧,反正把小家伙糊弄过去了。

抱怨

网友“美丽心情”:

幼儿园一会儿要买红舞鞋,一会儿要秋游,一会儿要过万圣节,在家还要教他念童谣,我们就整天待命,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吧!

网友“十月水晶鱼”:

商家搞搞活动也就算了,幼儿园也要搞这样的活动,真是难为了这些家长。

幼儿园做法

年年都过VS建议让孩子决定

吉林省直文化系统幼儿园,万圣节几乎年年过,大致环节是制作南瓜灯、讨糖果、角色扮演。

园长于雅杰说,幼儿园重视中西方节日,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亲子共同制作南瓜灯,让家长体会和孩子一起动手的快乐,加深感情;讨糖,是万圣节中重要的互动环节,不同年级的宝宝有了沟通机会,增加了大带小的责任感。走近商家,锻炼了孩子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角色扮演看似简单,但意义不小,“大家俗称的西方‘鬼节’本土化,注重的不是节日本身的含义,而是它释放天性的快乐正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扮演,还孩子们以本真,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

长春市朝阳区教师幼儿园分园就没有过万圣节这一说。园长张丽颖说,很早之前也搞过,但考虑到耗费的精力、带给宝宝们的收获只是娱乐,最后放弃了,换了其他形式来做。“我们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过得比较多。比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而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我们也过,但强调的是感恩,圣诞节也是当新年来过。”

张丽颖建议,对幼儿园来说,万圣节过不过,为什么过,应该让孩子们参与讨论,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让活动的主角做决定。毕竟幼儿园组织的任何活动,都应该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

链接

美国人怎么过万圣节

10月31日是西洋万圣节,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

这场盛会的由来是在公元前500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机会。当地居民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所以在10月31日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幼儿园过万圣节真的合适吗?]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