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第一科学母婴育儿资讯门户网站

您当前位置:中国育儿在线 >> 母婴服务 >> 浏览文章

儿童游乐场 如何能让孩子放心玩?

2014-6-25 9:59:00 大江晚报   【 字体:

暑期将至,我市幼儿园本月底就要陆续放假了。天气炎热,户外运动减少,室内儿童游乐场就成了很多幼儿释放精力、痛快玩耍的地方。可是目前尚处于卫生监管空白的儿童游乐场,安全隐患、卫生隐患多多,让家长们实在难以放心让孩子尽情玩耍。

卫生消毒靠“自觉”

由于儿童游乐场是近几年的新生事物,按照我国1987年版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儿童游乐场既不属于文化娱乐场所和游戏厅,也不完全属于体育健身场所,所以儿童游乐场并没有纳入监管范畴,因此卫生部门缺乏监管依据,无法实施监管。

近日,记者来到我市某大型商场内的儿童游乐场,发现该游乐场的墙面上张贴着一张“定期消毒”登记表,但是表内空空,没有任何记录。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游乐场会定期消毒吗?一天消毒几次?”“一天三、四次吧,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脏了也会及时清理。”工作人员的回答有些含糊。晚上9点多,游乐场内的孩子们渐渐少了,工作人员开始清理,记者看见所谓的“消毒”也仅是清扫垃圾,玩具归位,用含有消毒水的喷壶随意喷洒几次。

文明习惯尚欠缺

儿童游乐场每日接纳的幼儿和家长人数众多,而工作人员往往只有2-3名,即使在规范的消毒清洁之下,部分家长缺乏文明习惯,同样会给公共卫生环境带来隐患。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室内游乐场都会张贴“3岁以下幼儿须穿着尿不湿入场”“家长须穿袜进场陪同”的规定,但是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舒服”,自己“图方便”而忽视了规定。

“前两天,我刚带着孩子去一处游乐场玩,过了不久就发现孩子新换的袜子湿透了,结果我在孩子玩耍的积木区地上发现一滩尿液。我给孩子清理后,坐在场边休息,结果又闻到一阵阵异味传来,原来是角落里扔着一个包裹大便的尿不湿,当时我就带孩子走了。”市民傅女士的孩子4岁,周末时经常光顾市内各大儿童游乐场,据她介绍,儿童游乐场内随地小便,丢弃食物、尿不湿,家长光脚入场的情况有不少。她认为:“每位家长都应该注意文明习惯,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活动场所。”

安全责任要自负?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很多游乐场的设施使用频率高,设备老旧,一些器材的边角处软包破损,裸露的木材棱角以及一些散落在场内的发卡、扣子等小物件成为幼儿的安全隐患。周末儿童“扎堆”挤在游乐场时,也时常发生孩子们拥挤碰撞,甚至发生受伤流血的情况。而在一张室内儿童游乐场的会员卡背面写着“家长必须全程陪伴并尽监护责任,非因玩具自身原因发生的事故,本店概不承担责任”。

店家如此规定,在发生意外时,就能免责吗?据了解,去年苏州一个4岁儿童在游乐场游玩时不慎滑倒摔伤眼睑,家长和商家协商无果后起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该游乐场承担全部责任,赔偿医药费3000多元。法律人士也表示,儿童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行为控制力,除了家长在儿童玩耍时从旁看护,游乐场更应该加强儿童游乐活动的安全保护工作,定期检查维护,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幼儿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来者不拒” 患儿也能随便进

记者从镜湖区妇保所了解到,初夏季节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和流行季节,健康儿童在空气流通差的封闭环境接触到患病儿童或者其排泄物等,容易传染上相应疾病。记者走访了几家儿童游乐场,并没有发现工作人员对入场人群进行任何限制,有的孩子甚至贴着退热贴在场内玩耍,咳嗽、流涕的儿童进入,工作人员也并没有阻止,而对入场前洗手、体温测量等措施也都没有。

在某室内游乐场入口处,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患病儿童是不是不能进入?工作人员表示有些疾病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如果一个个地检查,一是人手不够,二是缺乏医学知识,“再说,幼儿患病了,基本都在家休息,不会带出来玩了。”如此解释,很多家长表示担忧,他们建议,在流行疾病高发季节,希望游乐场方面能够增加入场测体温、洗手消毒、发放一次性鞋套等措施,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尽快对儿童游乐场所加强卫生监管,同时出台一个针对儿童游乐场所的安全服务条例,在游乐设施使用年限、维护频率、限定游玩人数、配备安全员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记者 顾娅 文罗成 制图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儿童游乐场 如何能让孩子放心玩?]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